[2021-09-17 09:02] 瀏覽次數(shù):2869
來源:河南省中小學(xué)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
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會高估自己。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過于自信的人冒險精神更強,敢于嘗試去做一些比他們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做的事情。如果他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再加上不錯的運氣,成功率還不低。甚至有人分析,過度自信者的競爭策略就是“有棗沒棗,先打一竿子再說”,在別人還在計算得失概率的時候,過度自信者已捷足先登、搶占先機。當然,高估自己的人,要留意過往成功帶來的自我膨脹、或是看輕他人,這兩種心態(tài)會令他們付出代價。
不管何種緣由,低估自己的人需要調(diào)整自己,避免妄自菲薄到自信不足、畏手畏腳、錯失機會;低估自己的人也要避免自己成為挑剔的觀眾,把自己的高標準也無端運用到他人身上,擔當負面評判的角色。而錯估自己的這一類人,看上去整體上是被扯平了,但也意味著問題可能被掩蓋了,因為產(chǎn)生自我認知偏差的那個局部也會帶來相當?shù)睦_和負面影響。
且看林林總總的自我評價,人們總是愿意承認有些缺點,但不易坦承另一些毛病。比如:容易承認自己決斷和果敢不夠,但不容易承認自己邏輯不強思路不清;容易承認自己想法多而傾聽不夠,但不容易承認自己欠缺的是開放平等的心態(tài);容易承認自己是技術(shù)型而不擅管理,但不容易承認實際就是不重視管理也不懂管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另外一些相對深層次(拷問到靈魂深處的態(tài)度理念和價值觀)而又難以改變的毛病,人們要承認的話就涉及深層次的自我否定,挖起來比較痛,也就不大愿意承認。自我批評之難,莫過于此。
提升自我認知的“動靜”之道
在我看來,準確了解自己是一種“靜態(tài)”的自我認知,而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動態(tài)”的努力,通過不同方式提升自我認知。善于自我認知的人,還能做到:不斷提醒自己要清醒、客觀的看自己;不斷自我反思,持續(xù)內(nèi)省,從內(nèi)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歸因于外);主動征詢別人的反饋,從別人那里了解真實的自我;愿意挖掘真實的自己,尤其是深層次的自己,了解自己行為和特點背后的動機和根因;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懂得發(fā)揮優(yōu)勢,也能坦然面對和管理好自己的缺憾和不足。
一葉障目而妄下結(jié)論。作為領(lǐng)導(dǎo)者,提升自我認知能做到更好的“自知”,進而能更好地做到了解他人、認知世界。
要“避短”,更要懂得“揚長”
無疑,在準確認識自我的基礎(chǔ)上進行自我改變,是自我認知的最直接的應(yīng)用。人常言“揚長避短”。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往往不滿足于避短,更多的去補短,使勁改變自己,也遭致一些詬病。
在我看來不妨這樣調(diào)整:首先,要“認短”,要清晰覺察和認知自己的短處是什么。然后,分析這短處是否“致命”、是否是影響你實現(xiàn)目標的絆腳石。如果真是絆腳石(比如:能力超群但就是沒毅力缺恒心),那就一定要搬掉它,要下狠勁自我改變。如果不那么致命(比如:洞察商機創(chuàng)業(yè)勇氣樣樣具備唯獨不懂IT技術(shù)),則可以借力來補短,并不是什么短都要自己補的(比如:找和自己互補的人加入團隊),也并不是所有短都一定要去徹底改造的,只要有辦法管理好那些短處即可(比如:知道自己容易頭腦發(fā)熱沖動草率,就要有意識避免當場決策,每次記得說“我再和團隊商量下,兩天內(nèi)答復(fù)”)。
再者,“揚長”也非常重要。西方文化更注重“揚長”,首先肯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只是每個人的才華不同。顯然,“揚長”更符合人性,能讓人更舒展、更積極、更自信,在如今的社會價值觀演變趨勢中,“揚長”也更有市場。最后的最后,把握自我改變和自我接納之間的平衡,是自我認知的最高境界。對自己完全聽之任之我行我素,這叫任性,這是放逐甚至墮落自我。而過于求全地改造自己,這叫強迫癥,可能扭曲甚至迷失自我。
知道什么可改什么不可改、什么值得改什么不值得改、什么必須改什么不必改,這是一種自我認知;知道要把自己推向哪個方向、改到哪個程度、挑戰(zhàn)到哪個極限、哪里是進和退、收和放的邊界,這也是一種自我認知。我們可以永遠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但也要學(xué)會悅納不完美的自己。把握好自我改變和自我接納之間的平衡,才是大智慧,是自我認知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