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09:04] 瀏覽次數(shù):2722
來源:心理健康雜志社 作者:劉阿濤
孩子是盛開的鮮花,家長是鮮花的根,唯有根正,鮮花才會燦爛。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中第一位老師,他們對孩子的一生都起著非常大的影響。唯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給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氛圍。但是目前很多家長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誤區(qū),筆者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些現(xiàn)象。
一、是家長教會了孩子推卸責任
一個雨后的周末,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書,附近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在和一個比她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個不小心,小女孩一腳踢空,閃了個趔趄,跌坐在草坪上。恰巧跌倒的地方有一攤積水,弄臟了小女孩的裙子。小女孩“哇”一聲大哭起來。聞聲而來一個年輕婦女,貌似是小女孩的媽媽,一看到小女孩弄臟了衣服,厲聲訓斥起來:“怎么這么不小心,又把衣服弄臟了?剛洗的衣服!”邊說邊提起小女孩的胳膊,把她拎了起來。小女孩還未站穩(wěn),媽媽又用手指戳著她的腦門,撇著嘴說:“以后不帶你出來玩了!”小女孩晃晃悠悠地抱著媽媽的腿,哭得更大聲,邊哭邊指著旁邊的男孩說:“是他把我推倒的!”站在一旁的小男孩一臉懵懂,不知所措地看著女孩。
看到這一幕,我驚呆了: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怎么能污蔑男孩推倒自己呢?
這時,男孩的媽媽也急忙趕了過來,安撫著小女孩,并不斷地向小女孩的媽媽道歉,不時地瞪一眼小男孩。小男孩委屈地哭了起來。
我輕輕地走了過去,蹲下身子摸了摸男孩的頭,向兩位媽媽描述了剛才看到的景象。媽媽們開始吃驚,繼而尷尬地笑了笑,然后各自拉著自己的孩子離開了。
男孩的冤屈得到了申訴,可是我的內心依然不能平靜,我在不斷地思考:小女孩為什么要冤枉男孩呢?四五歲的孩子,內心幼稚純潔,像一張白紙,可是為了得到媽媽的疼惜,或者不想再被媽媽批評,她選擇了將跌倒所要承擔的責任推給男孩,借此來保全自己。我越想越害怕:如果長此以往,一旦小女孩再犯錯誤,她會不會形成慣性地將責任推給其他人呢?第一次推卸責任成功后,她以后會不會對事務毫無對錯之心而不顧后果任性妄為呢?孩子的責任意識是不是就這樣被磨滅了?試想,如果一開始年輕的媽媽看到小女孩跌倒,不是惡語相加訓斥威脅小女孩,而是關心鼓勵小女孩,小女孩不是就不會冤枉小男孩了嗎?孩子的責任意識是不是就能夠慢慢培養(yǎng)起來了呢?家長不當?shù)难孕?,在孩子心靈潔白的紙上畫上了灰色的一筆。
二、請接受孩子的善意
一個炎熱的下午,我躲到自助餐廳里納涼,順便看點書。恰巧一對母子坐在我旁邊。小男孩三四歲的樣子,活潑又可愛;年輕的媽媽戴著眼鏡,看她的著裝打扮像是個白領。他們點了一份套餐。
就餐期間,媽媽對兒子說:“媽媽給你點了你最愛吃的雞肉,媽媽愛不愛你呀?”
“愛!”小男孩邊吃邊看著媽媽,開心地笑著說。
一會兒,小男孩夾起一塊雞肉,高舉著手歡快地送到媽媽嘴邊,滿懷期待地看著媽媽??墒菋寢尠櫫税櫭?,用手把筷子擋住,不耐煩地躲開,語氣生硬地說:“你知道媽媽在減肥,還給媽媽吃肉!”
小男孩熱情的心仿佛被冷水澆了一下,收起了笑容,愣在那里。他像是犯了錯誤一樣,默默地收回筷子,把雞肉放到餐盤旁邊。
看到這里,我有點難過。為了小男孩,更為了媽媽:小男孩一片孝心,把自己最愛吃的雞肉送給媽媽吃,這是對媽媽多么純真、多么質樸的愛啊,可是媽媽不僅沒有接受孩子善意的舉動,還訓斥了孩子一頓,這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多么大的創(chuàng)傷??!孩子怎么知道你正在減肥呢?即使是在減肥,那也應該向孩子說明情況,并對孩子的愛表示感謝和贊揚啊,怎么能訓斥他呢?這以后還叫孩子怎么敢主動孝敬你、愛你啊?以后母子之間還怎么交流呢?年輕的媽媽缺乏與孩子溝通的能力,不能夠認識到孩子的善意。
三、對孩子的愛,要細膩點
暑假期間,我看了一部名為《孔雀》的電影,感受頗深。其中一個鏡頭讓我記憶尤為深刻:年輕的女孩征兵失敗,心灰意冷地躲在房里不吃不喝。爸爸急忙踹開房門,一家人又拉胳膊又扯腿,將她摁倒在床上,然后朝她嘴里塞饅頭。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鏡頭:父母怕女兒想不開,餓壞身體,就強迫女兒就范。雖粗魯,卻充分地體現(xiàn)了中國父母對孩子粗獷的愛。這種愛,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理解,可是,作為小學時期的孩童,他們能理解接受嗎?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發(fā)生在上學期的一件事情。
一次,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得很厲害,于是班主任便把家長請到了學校。家長一來到辦公室,看到孩子,氣上心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板著臉吼道:“我給你吃,給你穿,給你學上,你還不用功,你還學什么學?不如回家打工算了?!焙⒆予铗埖胤磽舻溃骸澳銈兌疾魂P心我,我還學習有什么用?我活著都沒意思!”聽到這話,家長生怕孩子想不開,語氣便軟了下來,說:“怎么不關心你?你要什么就給你買什么,這還不夠關心?”“關心我?”孩子反問道:“你有給我做過一次營養(yǎng)餐嗎?你有問我在學校過得開不開心嗎?我學習不懂的時候,你有幫助安慰過我嗎?你只會在我成績退步的時候批評我!”孩子越說越激動,最后傷心地哭了起來。家長被問得無言以對,也默默地抽泣起來。母子倆哭成了一團。
原來,家長自以為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了,就是對孩子的愛,卻忽略了孩子內心對情感的需求。家長對孩子愛得太粗獷,可是孩子年齡還小,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還不能理解接受這種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自認為愛孩子勝過愛自己,可是孩子卻感受不到的原因。不被理解的愛,或許比厭惡更可怕。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沒有家庭的高素養(yǎng)教育環(huán)境,那么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比绻鶋牧?,花朵不能汲取到充分的營養(yǎng),肯定會枯萎;相同的道理,在家庭中,如果家長的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那孩子也肯定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所以,要想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家長首先要學會做家長的藝術,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