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 id="kfqgr"><em id="kfqgr"></em></em>
  • <dfn id="kfqgr"></dfn>
    1. 當前位置:【新安中學首頁】>【教學教研】>【教育文摘
      汲取古人教育思想建設文化強國
        [2018-01-17 09:14]  瀏覽次數(shù):1122
      【字體:放大 正常 縮小】 【打印頁面】【關閉窗口

      汲取古人教育思想建設文化強國

      來源:中國校長網(wǎng) 2018-01-16

        黨的十九大報告最富特色的是厚重歷史感與強烈現(xiàn)實感的高度統(tǒng)一,堅持在傳承中發(fā)展,既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又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

      重視文化教育

        古代的中國,不僅是人口稠密、幅員遼闊的大國,經(jīng)濟繁榮、物產豐饒的富國,更是一個文化興盛、近悅遠懷的強國?!墩撜Z》記載: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這一段話可視為孔子關于國家發(fā)展階段的理論,即國家的發(fā)展要經(jīng)歷庶之、富之、教之三個主要階段。

        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如果說毛澤東思想讓中國站起來,并使中國成為一個有獨立主權的人口大國;鄧小平理論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的經(jīng)濟快速增長;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要把中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思路與孔子的國家發(fā)展階段理論有類似之處。從這個角度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重視文化教育,也是繼承了古人的智慧。

      文化的“中國特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沒有優(yōu)秀文化傳承的國家,猶如一個沒有高尚精神支撐的軀殼,不可能令世界各國升起尊敬和向往之心。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決定了中國的未來絕不是西化,而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這不在于發(fā)展階段的差異,根本在于文化DNA的不同。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中國都必然是“中國特色”。

        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傳統(tǒng)不同于西方,我認為其本質是一種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的圣賢文化,也有人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稱為倫理型文化?!白诮獭币辉~也不同于西方“religion”意義上的宗教。在古代漢語中,“宗教”是由“宗”(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與“教”(教育、教學、教化)兩個字構成,合而言之,意思為: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由此可見古人對于圣賢教育的重視。在古人的思維中,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不同形式,使得以“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內容的倫理道德教育和以“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為核心的因果教育深入人心。中國古代正是通過這種教育,使人既恥于作惡,又不敢作惡,起到了凈化人心、導人向善、化解沖突、促進和平的作用,促成了一代又一代的盛世。正如孟子所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钡妹裥恼叩锰煜隆?梢哉f,中國歷史上歷次盛世局面背后,都離不開圣賢文化的影響力,其身后都若隱若現(xiàn)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治國理念。古代教育中的有益經(jīng)驗,值得我們今天汲取。

      從古代教育中汲取經(jīng)驗

        古代教育崇尚以孝悌為本?!抖Y記·學記》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薄墩f文解字》云:“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可見,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基礎與核心。而“百善孝為先”,道德教育從孝道入手,才能根深葉茂。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把孝悌教育視為仁愛之心的根本,因為孝悌培養(yǎng)了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使人樹立起恩義、道義的處事原則,而不是以利害為取舍,這樣才能避免見利忘義、忘恩負義。教化如不從孝悌這個根本入手,就如同建造道德大廈卻沒有地基,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培養(yǎng)出一些“偽君子”。古代的這種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有其借鑒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痹谶@個語境中,“愛人”首先從愛父母做起,然后愛其親人、愛其長上、愛其國家、愛其人民。這種推己及人的自然親情,符合人的認識與情感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古代道德教育的規(guī)律性認知有相通之處。孝悌的教育,始于事親,進而“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做到“民胞物與”,直至“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梢?,孝悌之心的擴展,不僅可以達到人際和睦,甚至可以達到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

        古代的教學強調以身教為先?!墩f文解字》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學,覺悟也”。段注曰:“教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這里所提倡的,就是良好有效的教學方式必須是正己化人、身教重于言教,也就是說,教育者和領導者要首先接受教育。

        尊崇的教化,須以禮樂為要。在古代,化的本意為教行,即人接受并力行圣賢的教誨后可以變化氣質,轉惡為善,轉凡成圣?!抖Y記》云:“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這是因為禮具有“絕惡于未萌,而起敬于微渺,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的作用(《大戴禮記》)。而良好的音樂教育則可以使人的性情變化為“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保ā稌?jīng)》)因此,《孝經(jīng)》中提出:“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痹诠湃说慕逃枷胫?,強調通過禮樂教育潛移默化地變化人的氣質,起到以文化人的效果。這種以文化人的理念,也可以為當前建設文化強國所借鑒。

        總之,廣大精微、歷久彌新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古代先人留給我們后代子孫至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所孕育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雖歷經(jīng)滄桑卻百折不撓,至今仍屹立于世界東方。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我們仍然可以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

          (作者:劉余莉,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倫理學博士生導師)

      六安市新安中學 XJL編輯
      新安中學辦公室  發(fā)布

       

      總訪問量:人次 總瀏覽量:5866人次 日均訪問:20550人次 今日訪問:3564人次 在線人數(shù):5485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網(wǎng)站備案號: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wǎng)站前置審批號: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wǎng)
      郵編編碼:237151 辦公室:0564-2311115 教務處:0564-2315138
      国产情趣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福利色视频在线看,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人妻无码a∨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日韩精品无码

    2. <em id="kfqgr"><em id="kfqgr"></em></em>
    3. <dfn id="kfqgr"></dfn>